三赴千山筑梦路,八日力行续新篇
本网讯(团委 罗慧 周贵萍 周可盈 )8月19日至26日期间,学院3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益阳市千山红镇开展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团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与特色,开展爱心支教、法律宣传、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传承非遗文化,启迪少儿心智
支教活动一开启,便在当地掀起热潮,共有87名小朋友的积极报名。在千山红镇中心幼儿园,志愿者们不仅教授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还开设舞蹈、科学实验等素质拓展课程,并首次创新推出“非遗花鼓戏课堂”,同时举办防溺水、防性侵、消防及环保主题讲座。在花鼓戏课上,志愿者通过身段演示与唱段模仿相结合,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花鼓戏,感知非遗文化的魅力,“我学会唱《中秋调》啦!回家要唱给奶奶听!”小朋友骄傲地展示成果。志愿者表示,今后课程将更注重创新形式、深化内容,让美育种子在乡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法润千家万户,筑牢乡村法治
志愿服务团深入村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法治宣传活动,针对儿童、家长、老人等不同群体特点,围绕法律常识普及、权益保护机制与日常法律问题应对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专题宣讲。团队特邀专业律师为老年人举办"银铃反诈,智享晚年"专题公益讲座。同时面向儿童及家长开展"与爱童行,法润未保"权益保护课堂,现场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课堂很及时,我们知道了该怎么保护孩子的权益。”志愿者们还与律师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村民家中,就资助政策、劳动就业等村民最关心的身边难题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一位接受咨询的村民满意地说:“志愿者和律师上门讲解政策,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放下了!”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共筑文化桥梁,丰富乡村生活
学院与千山红镇携手打造文化盛宴,联合举办"八秩荣光照乡野,青春逐梦续华章"主题文艺晚会。晚会汇聚了志愿者、当地村民与支教学生三方力量,通过歌舞、朗诵、T台秀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生动展现地方文化特色,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娱生活。其中,花鼓戏表演志愿者们以清亮婉转的唱腔和细腻传神的演绎,深情诉说湖湘人家的团圆期盼,彰显非遗艺术的永恒魅力;全体志愿者合唱的《世界赠与我的》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学院党委书记肖化柱表示,青年学生要让进取精神闪耀田野,让院训内涵见于实践。要以青春之我担当时代重任,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奋勇前进。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