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科技学院2020届毕业生首场招聘现场

毕业生与企业深入交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新时代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强音,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基本方略和指导方针。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不仅是检验学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更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坚持“更高质量与更充分并重、就业与创新创业并重”的原则,以真情优化就业创业,以真招深化就业创业,以真金强化就业创业,以“三真”托起大学生就业创业梦,不断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2019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4.11%,签约率58.78%,考研升学率15.82%,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7项,荣获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等双创奖励40余项……”东方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湘辉向记者介绍了本院在推进就业与创新创业工作的亮点和做法。
优化就业创业育“真情”
近年来,东方科技学院全面推广考研虚拟班,进展顺利、效果突出,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连续3年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2019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5.82%,稳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今年6月,红网、今日女报、湖南教育频道、梨视频等媒体相继来学院采访报道了东方科技学院26名学生在第九教学楼101自习室备战考研,最后全部被成功录取的故事。这个故事又被媒体称之为 “101神话”。一间教室而已,为什么它可以创造考研佳话?
原来,这是一间“有背景”的自习室。2018年5月,东方科技学院几名准备考研的学生向学院提出申请,希望有一间专门的考研自习室,学院领导欣然同意。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一个人,更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希望。因此,我们也希望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服务。”刘湘辉告诉记者。
刚好学院所在第九教学楼南栋101教室空闲,便被“征用”了,门上还贴了“考研之家”的字。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有一个“茶水间”,困了有咖啡和茶,无聊时可以嚼嚼薄荷糖,都是免费自取。教室的一侧还被改造成“发泄墙”,大家有压力无处释放时,可以用便利贴随意吐槽,贴在墙上。冬天气温低,学生冻得直跺脚,学院又在教室里放置了四个取暖用油汀。
除了生活方面的服务,学院还想办法为考研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学院请来本校的教授、研究生院招生办老师、外地的专家讲课,从考研报名的专业选择、考试的重难点分析、面试的注意事项,到调剂时一对一指导,事无巨细,细心辅导。“每月都会有一次模拟考试,大家都能从中了解自己的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毕业生薄流齐洋说。
“我们专门聘请了一名学生,为大家搜集各大高校的调剂信息,及时整理后发到群里。对需要调剂的学生,我们还会一对一辅导,甚至有些学生调剂后的学校比原报考学校更有名。”刘湘辉说。学院的老师发现相关的考研信息也会及时转发告知学生。
对于参加考研的贫困生,学院还会给予长达一年的免费考研辅导课程包,享受考研名师的免费培训。
“学院将考研的自发行为变成有组织的行为,就是希望尽可能地形成合力,让团队合作带动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考研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远大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刘湘辉说。
深化就业创业出“真招”
当前,东方科技学院设有经管学部、理工学部、人文学部、生科学部四个学部,为了做实、做活、做特学部,就业创业工作着力推行“一部一品”战略,倾力打造学部特色,点亮学院名片。
“所谓‘一部一品’,即‘一个学部一个品牌’。近年来,东方科技学院积极鼓励、倾力支持学部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挖掘亮点、凝练特色,形成品牌后在学院全面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取得突破。”该院招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黄正军告诉记者。
“考研虚拟班”由生科学部首创,2019年生科学部毕业生升学率达到了35.71%。据学部副主任陈芬介绍,其主要做法是:把大一、大二有考研意愿的学生编入初级班,由学部专人管理,并提供政策宣讲、专业辅导、报考咨询、经验分享等服务;高级班由初级班进化而来,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由学院配备专用教室,适当调整学生寝室,统一做好复习攻关期、复试期、调剂期三个阶段的跟踪服务和精准指导,最终以广泛开展总结反馈和心理疏导活动宣告“考研虚拟班”一个周期的结束。
理工学部针对专业实践性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特点,开启“双创先锋培育计划”,围绕“意识激发、项目培育、竞赛提升、成果孵化”提供全链式服务,并确立了到2020年达到“每个班级科技创新类立项项目至少1个,创业类立项项目至少1个”“每个专业先锋团队至少3个,先锋个人至少3人”的目标。学部副主任杨琳告诉记者,近三年学部获得18项省级以上创新类奖项,学生创办企业7家。
经管学部依据毕业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金融类、贸易类公司这一典型特点,推行“实习就业订单输送机制”,通过直接与优质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推进“名企行+专场宣讲+圆桌会议”招聘模式、依托优质校友资源拓宽就业市场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实习就业质量。学部副主任贺际强表示,正在策划以人民路、地铁2号线为中心的“一线一路”沿途实习基地大串联行动。
人文学部依据专业相互关联性不高、学生就业面较广的实际,创新开展“毕业生团队分类指导行动”,全面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并建档立库,按考研留学、自主创业、考公务员、国企就职、民企就职五大类分别组建不同就业团队。学部副主任赵文力说,当前正在按团队落实2020届毕业生“一带十”分班指导、“一带一建”校友指导、“一带一”困难帮扶等工作。
强化就业创业用“真金”
工作推进、特色凝练离不开政策支持,更需要真金白银。为强化就业创业工作,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加大对学部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单独设立学部就业创业经费,近3年学院财务预算就业创业经费近60万元;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扶持上,出台学院创新创业团队管理办法,对立项团队、项目每年给予经费扶持,近三年下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扶持经费35余万元;在学生激励上,加大对考研、就业、创业等优秀团队和个人的奖励力度,2019年发放考研奖学金7万多元、困难学生求职补助近9万元、就业交通补贴8万余元;在硬件设施配备中,优先满足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的需求,安排考研专用教室4间,购置空调、桌椅等设备3万余元……
“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就创工作顶层设计,精化就创指导服务实践,形成了全面保障、全员行动、全程指导的就创工作大格局。高质量的就业率、高排位的考研率、高品位的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就是最好的体现。”该院党委书记史云峰自信地说道。(刘湘辉 黄正军 郑曼妮)
原文链接:http://gov.hnedu.cn/c/2019-11-11/989451.shtml